今天是母亲节
Follow-up to 想送给老爸的东西 from 小雪的后花园
我没有忘记的,今天是母亲节......亲爱的老妈,节日快乐!!!(小雪小声的说,总是有人说我偏心总向着老爸......)Follow-up to 想送给老爸的东西 from 小雪的后花园
我没有忘记的,今天是母亲节......亲爱的老妈,节日快乐!!!(小雪小声的说,总是有人说我偏心总向着老爸......)送给在十字路口迷失的自己.
下班的时候,天空还有些微明。伦敦的冬季,白天短得可怜,下午不到4点天就黑了;这样的薄暮竟是久违的了。这不经意的发现一下子拨动了某种潜伏的思绪,令我有种恍惚纷错的惆怅,就好像这是一个暖暖的夏日午后,自己也正徘徊在陈旧影片的街头。
回家时,走在人流熙攘的街上,这种迷离的感觉来得更加强烈,身边行色匆匆的路人慢慢褪色成布景一样,那些不同肤色的人们和老式的公车熙来攘往,却好像始终隔着层薄薄的空气,将我和这个世界隔开;我混迹在他们中间,思想却被这团空气尘封密闭,甚至肉体也仅在自己的空间里行进,——平行于所有人。微微仰头,触目尽是鳞次栉比的英国旧式建筑,昔日的繁华和今天的喧嚣如此的相似,将近百年的时间和演化消解为零;每一片石墙都仿佛积淀着无数印痕,旧的不曾消褪,新的又叠加其上。一片微明的淡蓝灰色的天穹就是这城市街道的底景,狭窄拥塞反而使这难得的傍晚显得格外明净。
其实,每天都经过同样的街道,却唯有今天象见到新大陆一样,那景象强烈得让人想流泪。(回过头对我的同事说,觉得好象暮春啊,这样的黄昏让我想家。——他应该不会明白吧,但我并不在乎。)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影片,主人公每天都重复前一天,重复相同的人和事情,在时间的死循环中无路可逃;那种造化的捉弄让人哭笑不得,这一刻想起忽然暗暗的心惊。如今自己孤身漂泊异乡,每天竟然也在重复这样的循环不可自拔;一种沧凉从头顶直灌到脚下。想自己可能是真的老了,会开始莫名其妙的怀念过去,想念华灯初上的长安街,还有每家每户灯火通明的窗。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很悲壮,还有一点点矫情的空虚。望向窗外的一瞬间,有点心酸,好像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碰触了,——好像伸出手,就能在窗畔折一支我家墙角攀援灿然的牵牛花。这是多么奇怪的感觉啊,我只能用生涩的英语对同事说,觉得好象暮春啊,这样的黄昏让我想家。
这异国的天空在彻底黑掉之前,就那样温情脉脉的注视着我,抚摸我的发际和眼角,像母亲也像爱人,我便也满怀感激的徜徉在她的怀抱中,专注的吮吸这难得的温柔;好像有一层润滑的空气的壳包在我的四周,我相信这使我在他的面前独一无二。
很多年前,一个人在大学校园的湖畔独立,曾经为自己的孤独感到骄傲;那样的岁月刻在心底原来从未消失,如今,同一个人就这样在异国的暮色中优雅的流浪着,这样的孤独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无法摆脱的吧。在这个有点脆弱的夜晚,回家的路竟然也象流浪,其实我在这里本来就没有家。
03.03.2005
伦敦
即将到来的,是我在异国他乡的第五个春节.似乎少了很多该有的一些思乡之情;而关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仿佛早已是谈笑间不痛不痒的话题. 繁忙的学业和身边的琐事让我们有些淡忘这个传统节日,也真的没有太多的精力和金钱让我们来渲染节日的气氛.也许春节的意义仅仅是几个朋友可以在一起大吃一顿的借口.
然而,我相信,此时此刻,觉得倍感思念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那里,才有它真正的意义.周围的节日气氛,身边的朋友们家人团聚,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他们,远在大洋彼岸,有他们无比思念的儿女.
细细想起,每年和朋友们一起过春节,无非就是一顿大餐,大厨们炫耀一下手艺,偶尔还能吃到老爸老妈寄来的腊肉香肠.过节的感觉,来自于这种朋友们相聚的形式,也许正是这种传统的分享快乐的方式,从真正意义上造就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种凝聚力吧.
也许想得过于深刻和认真了,只是每每春节到来,我都会有种淡淡的伤感,那种感觉好像就是虽然远离千里万里,却不断有一些情感时时提醒着我去想起我真正属于的地方.我想,这就是牵挂吧;而那个我真正属于的地方,就是家.
新的生活,也许是个开始,也许本来就是旧时的延续,只是生活永远都是新的。
或者,一切都如其原始,从来就未曾随尘世而改变过,那些所谓的“新”仅仅是人的感觉。
总是把面前的世界看得太认真,总要谈到去“面对”,仿佛眼前的生活有如对手,想去击败,却又害怕被其抛弃。
小心翼翼,本来就一种浪费,使我们失去周遭赐予我们的创造力。
世事万物,却找不到,叫做“净”的,一种东西,或者一种心境吧。更没有必要说到某种幻想来的“静”了。
一整个儿的没劲,不是说这个世界本身,或者,想表达的就是这点儿对宇宙的张狂吧。
一百万亿个细胞,天文数字本来就无聊得不需要去想。
也许就是人的渺小才激起这一百万亿个细胞中的某一些“群体”发起对生活中某些有意义无意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