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127 entries tagged Poems

View all 220 entries tagged Poems on Warwick Blogs | View entries tagged Poems at Technorati | There are no images tagged Poems on this blog

June 11, 2012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忆帝京 柳永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June 01, 2012

与海有关的诗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
海日升残夜,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朱熹《九曲棹歌》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文天祥《扬子江》
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答微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仲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月销万古愁。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一作“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今读xié)。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

大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庄子·秋水》尾闾(lǘ):传说为海水排泄的地方。万川入海,从来没有停止过,海水也从来没有满溢过;海水排泄,也从来没有干涸过。后人每用这句子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周而复始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三国·魏·曹操《观沧海》碣石:指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的大碣山。何:那么。澹澹(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即耸。峙(zhì):挺立。这是作者穷追袁绍残部路经碣石时所作。描绘了海波荡漾、山岛耸立,木繁草茂的壮观图景,烘托他当时昂扬的气概。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晋·乐府民歌《西洲曲》空绿: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卷起帘幕天穹自然显得高远,海水摇漾着空中的碧绿之色。境界壮阔动荡,“摇空绿”三字,奇警。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图景:春天潮水涌入长江,江海连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残夜将尽,朝阳已从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气息。作者为客日久,日复一日,年一复一年,岁月蹉跎,回乡无日,送书无人,触景伤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绘。

●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离西阁》旭日浮于沧海,众星挂在银河。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齐州:中州,亦即中国。九点烟:我国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远望如九点烟。一泓(hóng):一汪:绘出一幅壮观的九州高空鸟瞰图,可见作者气势不凡的胸怀和浓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涛声孔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声响,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最为壮观。触:碰、击。两句把势大声洪的江潮描绘得如在目前,使人惊心动魄。全词是一幅精采的海边观涛画。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唐·赵嘏《钱塘》中秋:钱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为壮观,历来誉为天下胜境。写静景的壮阔和动景的声势,都极为出色。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宋·苏轼《望海楼晚景》一线:形容浪头象一排白线涌来。指顾:指点顾盼,喻时间极短。写江潮水初上的雄浑景色。李白《横江词》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之句,附录于此,以供参照。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几许:多少。浑:简直。极写江潮的高大。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宋·潘阆《酒泉子》潮水汹涌冲来的时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处都象迎接潮水的锣鼓声。两句描写钱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怀空。
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瑶台:传说中的神仙住所。潮水象一道白色的长虹从辽阔的沙滩上奔涌而来,又象天仙在瑶台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琼浆倾泻而下。以丰富的想象,极状钱塘江潮奔腾之急,声势之大,变化之速。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
明·刘基《郁离子》坎井:指浅井。比喻宽宏大量者不与小人一般见识。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清·陈恭尹《厓门谒忠祠》这是作者写新会厓门怀古的诗。厓门三忠祠,祀宋末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名臣。触景生情,怀古痛今,忧时伤国,溢于言表。

●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时鸟难过。
清·沈受宏《渡海》写尽大海之辽阔。

●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
清·宋琬《西江月·钱塘门外作》此钱塘观潮之作,以白马奔腾,银山万叠形容潮浪汹涌壮观。

●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
清·张照《观海》乾坤:天地。浮:融。双丸:指太阳、月亮。两句写大海的景观,颇有哲理。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清·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渚(zhǔ):水中陆地、小岛。磨:摩擦。炙:烤。作者于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头,到广东从事革命活动。沿途看到海中壮观的景色:波涛翻滚、小岛朦胧、云天如碧、海面泛红。诗句的境界开阔、意气豪迈。


May 27, 2012

tale as old as time

tale as old as time
  ture as it can be
  barely even friends
  then somebody bends,unexpectedly
  just a little change
  small,to say the least
  both a little scared
  neither one prepared
  beauty and the beast
  
  ever just the same
  ever a surprise
  ever as before
  ever just as sure
  as the sun will rise
  
  tale as old as time
  tune as old as song
  bittersweet and strange
  finding you can change
  learning you were wrong
  certain as the sun
  rising in the east
  
  tale as old as time
  song as old as rhyme
  beauty and the beast
  


Seal with a kiss

His hello was the end of her endings
Her laugh was their first step down the aisle

His hand would be hers to hold forever
His forever was as simple as her smile

He said she was what was missing
She said instantly she knew

She was a question to be answered
And his answer was “I do”


May 26, 2012

万艳同杯

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
-—-语出红楼梦 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所见.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
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宝玉是作者曹雪芹历史忧患感的体现者,是“女儿”们过去和现在悲剧中含怒,怨中有愤,这也是曹雪芹对红楼女性的爱护但又爱莫能助的一种情绪。因此,曹雪芹用她们的泪水酿成了艺术之酒,叫做“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这不是对“薄命司”“十二钗”“美的毁更”单纯的同情,而是对导致悲剧产生的历史根源的深沉而真切的忧患意识。
“红楼梦”
原书的“凡例”说,“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说,整部小说写的就是红楼一梦。“红楼”和“朱门”一样,是古代王侯贵族住宅的代称。不言而喻,“红楼梦”就是说红楼贵族的显赫无非南柯一梦。
红在古代代表“女儿”,即女性;楼是深闺大宅;
红楼是指住在深闺大宅中的女性,多指官宦人家的小姐。
有一段脂批曰:“所
谓‘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May 14, 2012

百花杀,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

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南)人,出生于盐商家庭,富有财产,本人也从事贩卖私盐的活动。他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也爱读书,参加过进士考试,不中。黄巢不满于唐王朝的腐朽政治,875年响应王仙芝的起义,在冤句率众起义。王仙芝被杀后,黄巢继续战斗,号冲天大将军,深得人民群众拥护,880年攻陷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起义失败后,黄巢为叛徒所杀。

待到秋来九月八[1],
我花开后百花杀[2]。
冲天香阵[3]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4]。

黄巢除了精通武艺外,也爱读书,能诗能文。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考试不第后,却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待到秋来九月八”,点明菊花开放的季节是在秋季。尤其是农历九月九日,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天亲友聚会、登高饮酒、欣赏菊花,正是菊花大展风姿、引人赞赏的日子。这种风俗在唐代特别盛行,比黄巢早140多年的孟浩然不是曾经与朋友约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吗?黄巢在这里特别强调了“九月八”这一天。用了“待到”二字,表示了坚定的信心:九月八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人们对重阳节也是盼望的,“待到”二字也起到了促使人们迎接这个佳节到来的作用,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诗的第二句写菊花的威力:“我花开后百花杀”。百花的凋零与菊花的开放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诗里却写成菊花一开百花就枯萎了,变成了因果关系,这正是强调了菊花的威力。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视为国花。据唐人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黄巢一反传统的观念,对菊花大加赞扬,你看,“我花开”与“百花杀”恰成为鲜明的对照,更显出菊花精神抖擞、威力极大。重阳,是菊花的节日。

诗的三、四两句描写重阳节的景象。

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天,在封建社会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就连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封建帝王,也只能称为“天子”。他父天母地,是奉上天之命来管理万民的。但菊花的香气却可以“冲天”;不仅“冲天”,还能充塞京城长安。一个“冲”、一个“透”,表现了菊花、从而也体现了诗人那种藐视天地的雄伟气魄。

第四句写色。如果第三句是传菊花的“神”,那么,第四句则是写菊花的“形”。“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

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May 06, 2012

红颜易老犹相忆

江城子 烽火燎原

烽火燎原战鼓扬,
英雄泪,边关长。
万千儿女,沙场尸骨凉。
腥风血雨复几许?
终有期,止战殇。

夜岚惊梦启轩窗,
踏月寻,不见郎。
烈风抚面,吹落泪两行。
红颜易老犹相忆,
谁与共?并株黄。

红颜就是指女人,“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知己”等中的红颜等,红颜都是指男人对心爱的女人的另一种代名词,

“红颜易老犹相忆,谁与共?并株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女人漂亮的容颜在岁月的流逝中不知不觉的就变老了,在老了的时候她还是回回忆年轻时的幸福与快乐,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美丽。

在她回忆自己的年轻的时候,谁能和她一起共同度过。并株黄:并是指并蒂莲,一种莲花,总是两两生长的,就像动物界里的鸳鸯一样,并株黄的意思就是像并蒂莲一样一起变黄。

在诗句中的意思就是谁能与我( 女人)一起变老,相伴一生。


May 01, 2012

静默之堂

有人在哀伤的诗句里告诉我

  寂寞是我永远的阿修罗

  将宿命雕刻为弓

  将光年幻化成箭

  以指尖滑落

  破空飞去那则传说

  有人在空寂的声音里告诉我

  罪恶是因为我的静默

  流在远处的灯火

  是你生命的追索

  像一只蝴蝶

  在破碎的波光中婆娑

  你听见了吗?你听见了吗?

  那是一支歌

  所以无法咏唱太久太多

  那是一段岁月

  所以无法重头来过

  那是一朵玫瑰

  盛夏之后它将一去不回

  而记载着故事的静默之堂啊

  有激滟水色漫天浮光

  在风中摇曳,呼唤我们

  在那里我们将永远鲜活

  永远鲜活……

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告诉我

寂寞是我永远的阿修罗

将宿命雕刻为弓

将光年幻化成箭

以指尖滑落

破空轮回那则传说

不要在空寂的声音里告诉我

罪恶是因为我的静默

流在远处的灯火

是你生命的追索

像一只蝴蝶

要在柔和的波光中复活……”


April 25, 2012

风雨

风 雨
《诗经》

风雨凄凄。①
鸡鸣喈喈。②
既见君子,③
云胡不夷!④
风雨潇潇。⑤
鸡鸣胶胶。⑥
既见君子,
云胡不瘳!⑦

风雨如晦。⑧
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注释】
①凄凄:寒凉之意。 ②喈:古读如“饥”。“喈喈”鸡鸣声。 ③君子:女
子对他的爱人之称。 ④“云”是发语词。胡:何也。夷:平也。“云胡不夷”
就是说还有什麽不平呢?言心境由忧思起伏一变而为平静。 ⑤潇潇:急骤也。
⑥胶:古读如“鸠”。“胶胶”,鸡鸣声。 ⑦瘳(音抽):病愈也。言原先
抑郁苦闷,象患病似的,现在却霍然而愈。 ⑧如晦:昏暗如夜也。已:止也。
【品评】
这是一首爱情诗。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情绪,是它的特点。全诗三章十二句,
每章开头两句都是写景。在这个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时候,这位
女子正在思念她的“君子”。那飘零的风雨宛如她纷乱的思绪,那晦暗的天色
就象是她惨淡的心境,而那杂乱的鸡叫更增添了心头的烦闷……。正在这时候,
她的“君子”来到了。这怎能不令她欣喜万分呢?见到“君子”,烦躁的心境
一变而平静了;见到“君子”,就象重病霍然而愈了。先前是那么抑郁苦闷,
后来是那么的欢喜!道富于戏剧性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热恋中的感情起伏。


April 24, 2012

蒲公英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u gong ying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别:菊科 Compositae
 
  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徐浩渊作词、墨帆作曲)

蒲公英,蒲公英,
飞到西,飞到东,
随风飘扬看世界,
悄悄落地没有声。

蒲公英,蒲公英,
身体轻,情义重,
四海为家多朋友,
落在地面把根生。

蒲公英,蒲公英,
路途远,担子重,
改变命运我自强,
新式公民最光荣。

蒲公英
小小的蒲公英不分南北和东西
清风吹起就抖擞精神出发飘向那未知的前程
小小的蒲公英不分南北和东西
清风吹起就整装等待出发迎向那理想的远方
随风飘飞无所委屈
迎风起舞无所顾虑
撒下希望的种子遍布大地
只想让希望发芽挺立
随风飞去俯瞰大地
抱着理想投向大地
只想留下一份微情给大地
期待新的一片天地
期待新的一片天地

小小的蒲公英不分南北和东西
清风吹起就整装等待出发迎向那理想的远方
随风飘飞无所委屈
迎风起舞无所顾虑
撒下希望的种子遍布大地只想让希望发芽挺立
随风飞去俯瞰大地
抱着理想投向大地只想留下一份微情给大地
期待新的一片天地
期待新的一片天地
期待新的一片天地


April 17, 2012

幽人独往

Writing about web page http://www.hxlsw.com/html/myjj/2011/1106/67322_2.html

/>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词牌] 卜算子
〔题考〕 【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作法〕 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第三句与[捣链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上首[雨淋铃]末句同。后半阕依此类推。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谓夜已深。
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省:了解。

/>

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的水流尽了,人刚刚静下来。时常见幽人独自往来,隐隐约约犹如孤鸿的身影。
受惊而起,频频回头,心中有恨,无人能解。选尽了凄寒的树枝而不肯栖息,却感到了沙洲的寂寞寒冷。

/>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做诗“诽谤朝廷”罪被捕入狱百余天,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时,苏轼惊魂未定,心境孤寂,过着“闭门却扫”的幽居生活。苏轼诗文多是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索。钟嵘《诗品》有言“闻之者心动,味之者无穷”,这首词正是这样一篇佳作。
全词意境极为清冷而绝俗,技巧很高,手法也极为独特,黄庭坚曾评论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熟能如此!”《蓼园词选》也说此词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下专就鸿说。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胡仔称赞这首词的章法云“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谈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言及此词,说它道尽了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并说:“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

/>

这是苏轼充黄州团练副使时创作的一首词,借物喻人、写法独特。是他此时落寞、孤寂、悲凉心境的真实写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上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顶,滴漏声断了,显得一片寂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寒夜图。”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里有了人,但象在暗夜朦胧中只有一个线条和轮廓一样,使人难以辨识。总之那是一个残月下的独步者,他徘徊踯躅,孑然一身,幽灵般夜游着,无人知晓。只有那被惊动的未栖的孤鸿,或许可以借凄清夜月黯淡辉光瞥见他这个寂寞孤独的“幽人”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两句紧承上阕,鸿被“幽人”惊醒,逡巡不进,回头顾盼。进而想象此刻的它孤独不群,形影相吊,满腹愁丝恨缕而不被理解。暗喻自己宦途骞逆,去国怀乡,蛰居异地的愁怀无人理解。语语双关,不露痕迹而尽“曲写”之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下阕乃至全词的“眼”,意思是想象那鸿不肯就木而栖,低徊踯躅于寂寞冷清的沙洲上。这里的“拣”字,是作者精心提炼殊见用心的字眼,作者把自己的遭际和孤鸿完全熔融而成为一体,写活了不逢时,遭冷落而又不愿苟合世俗、讨乖买宠的倔强性格特征。炼字如此,可谓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

短短的数十个字中,有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相传当时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爱慕东坡的文采及人品,决意嫁他为妻。后来,东坡被贬去了这个女子的家乡惠州,可是这个女子却惟恐自己无法与之相配,只于夜夜前往东坡居所定惠院,躲于窗外,听东坡深夜吟诗读书。当东坡推窗寻找时,她却已经翻墙而去。不久,东坡又被贬往他处。在他离开这里后,女子拒绝嫁人,并于数年后郁郁而终,遗体埋葬在沙洲之畔。后来,当东坡回到惠州,听说了这件事,却见沙洲之畔黄土一堆,感于女子的痴情,写下此词。《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中载这首词的小序如是说。

解读苏东坡爱情 飘渺孤鸿 3

Writing about web page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0988.html

在惠州城内东江与西枝江交汇处,也就是苏轼被贬此地所居住的合江楼附近、有块江水冲击而成的沙滩,当地百姓一直将它称作“沙洲”,那里至今还流传着东坡先生与温超超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当地文化名人李展强先生,曾将这个传说加以整理,写成《残冬之恋——苏东坡在惠州的故事》 。

  一首四十余字的小令,能够引起五花八门的情爱故事,能让古今名流、黎庶争相追述,
除却东坡居士之外,能有几人享此殊荣特遇?所谓“旷古风流”、“万古风流”,至此足矣!

  2005年夏天,笔者在广东省西部织篢镇寻访贬谪流寓者踪迹,偶然听说有个“坡尾村”,村头有数十棵古老荔枝树,传说是东坡被贬海南时,有个惠州

  妙龄女子,一直追到

  这里,东坡无奈,只

  好留下自己的书僮,改叫苏某,与之结俪,并一同种下数十颗荔枝。笔者迅急驱车前往,果然见到路旁不远,老荔树苍桑斑驳,形近千载,村里还有姓苏的居民,一说此事便喜形于色……目睹其树,耳闻此事,龙吟感慨之余,随即请来当地“太守”,将那些古树列为地市级重点文物,严加保护,然后有诗叹曰:

  千载老坡说不尽,风流何必皆实据?

  果须有据再风流,天台阆苑皆无趣。


解读苏东坡爱情 飘渺孤鸿 2

Writing about web page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0988.html

“参差玉宇”、“缭绕香烟”、“竹露无声”,都是寺院庙宇高耸、竹木丛生之写照,与“沙

  洲”丝毫无涉,即

  便“江云有态”,也是自远望之,唯一与《卜算子》词相类的是“幽人”二字,估计黄
庭坚为此词所作的题跋,也因见到《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起首便有“幽人”二字,由此推测而至。因此不难判断,《卜算子》词下“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八个字,纯系后人添加,根本不是东坡当时写下的题记。

  除了少年时邻居豪右之女、黄州邻家女子、黄州王氏女子外,第四个与此词相关的女性,便是惠州温都监之女——温超超。

  请看以下三则记载及评论:

  山谷曰:“东坡在黄州所作《卜算子》云云,词意高妙,非吃烟火食人语。”吴曾亦曰:“东坡谪居黄州,作《卜算子》云云,其属意王氏女也,读者不能解。张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得其详,尝题诗以志其事。”仆谓二说如此,无可疑者,然尝见临江人王说梦得,谓此词东坡在惠州白鹤观所作,非黄州也。惠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东坡至,喜谓人曰:“此吾婿也。”每夜闻(东)坡讽咏,则徘徊窗外。(东)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温具言其然。(东)坡曰:“吾当呼王郎与子为姻。”未几,坡过海,此议不谐,其女遂卒,葬于沙滩之侧。(东)坡回惠日,女已死矣,怅然为赋此词。(东)坡盖借鸿为喻,非真言鸿也。“拣尽寒枝不肯栖”者,谓少择偶不嫁,“寂寞沙洲冷”者,指其葬所也。(王)说之言如此,其说得之广人蒲仲通,未知是否?姑志于此,以俟询访。

  ——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四

  惠州温都监有女,名超超,年十六,不肯字人,闻(东)坡至,喜曰:“此吾婿也。”夜闻子瞻讽咏,则徘徊窗外。子瞻觉,则亟去。(东坡)谓温曰:“吾当呼王郎与子为姻。”未几,子瞻过海,其女遂卒,葬于沙际。子瞻念之,为作此词。“拣尽寒枝”,言择偶也;“寂寞沙洲”,言葬所也。李卓吾曰:“余独悲其能具只眼,知坡公之为神仙,知坡公之为异人,知坡公之外,举世再无其两,是以不得亲近,宁死不愿居人间也,然则呼王郎为姻,彼亦必死不嫁也。何者?彼知有坡公,不知有王郎也。”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四引《女红余志》

  《野客丛书》记(东)坡至惠州,居白鹤观。其邻温都监者,有女年十六,闻坡至,欲嫁焉,坡夜吟咏,则其女徘徊窗外。坡后知之,正呼王说为媒,适有海南之行,遂止。其女旋卒。坡回闻之,乃作此词,以记当日情事也。

  ——清·赵翼《陔馀丛考》卷四十一

  显而易见,王楙《野客丛书》首记此说,他的故事来源清楚,而且出自广州人蒲仲通,其中除了东坡自海南北归时未尝“回惠”外,其他大抵皆能自圆其说。《女红余志》所述之事,有所增益,让温都监之女有了“超超”之名。这种说法虽无传闻因素,然明、清饱学之士如李卓吾、赵翼等人,都信而不疑,可见事情的可信度,似乎比黄州邻女、王氏女等传说更要强些。

  详考东坡晚年谪居惠州,虽无诗文明言此事,但他在《王氏生日致语口号》里,还是露出些蛛丝马迹。那篇“口号”是写给朝云的,开头两句为:

  罗浮山下已三春,松笋穿阶昼掩门。

  关键在于后一句:“松笋穿阶昼掩门”。岭南松树、竹子种类极多,松根、竹笋,穿过台阶长进院子,甚至是屋内,也为司空见惯之事。可东坡与爱妾在朝云一起,为何要在大白天的时候,还将房门或者院门掩起?虽然东坡在下文说是二人在房中一味修仙学道,但特意强调“松笋穿阶”,显然暗指时常有人干扰他们的生

  活、甚至是情感。这句诗使人自然联想到《野客丛书》中所说的,温氏女在“徘徊窗外”,东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所谓“墙”,并非高墙,大抵为残垣、矮篱之类,这与诗中的“穿阶”二字,倒又相映成趣……

  当然,苏轼《卜算子》词,更有极深的身世之悲,落寞之叹,甚至有人还从“无人省”中看出“君不察”之思,说这篇作品有美、刺之机 ,由于本书只谈东坡情爱及其与女性的关系,只能就此住笔。


解读苏东坡爱情 飘渺孤鸿 1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通常题为《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因为黄庭坚曾有这样的题跋:“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间)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 ”

  只因黄庭坚将这首词定为黄州作,宋人袁文便说,此词是写给黄州某个王姓“芳邻”的:

  苏东坡谪黄州,邻家一女子甚贤,每夕只在窗下听东坡读书。后其家议亲,女子云:“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竟无所谐而死。故东坡作《卜算子》以记之。

  ——《甕牖闲评》卷五

  袁文所说的这个故事,似曾相识。为此,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逃婚篇》第一节所引《东园丛说》记载的那段话:

  王子家言及苏公少年时,常夜读书,邻家豪右之女,尝窃听之。一夕来奔,苏公不纳,而约以登第后聘以为室。暨公及第,已别娶仕宦。岁久访问其所适何人,以守前言不嫁而死。其词有“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之句,正谓斯人也。“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一作沙洲)冷”之句,谓此人不嫁而亡云也。

  一个是“常夜读书,邻家豪右之女,尝窃听之”;另一个是“邻家一女子甚贤,每夕只在窗下听东坡读书”;一个是“守前言不嫁而死”,另一个是“无所谐而死”。不同的在于,《东园丛说》所载之事,出自苏轼侄女婿王子家亲口所云,且有苏轼“逃窜山林”、“不欲婚宦”和苏洵的“辞亲信”作为印证,而《甕牖闲评》毫无所据。就此而论,《甕牖闲评》大有根据王子家所言故事,加上黄庭坚说此词作于黄州,合缀而成,故事里芳邻“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之语,又与惠州温都监之女的言词极为相似(详下)。

  除了故事的来源没有根据外,袁文《甕牖闲评》所谓“邻女”之说,也与所述环境不同。东坡此词如果真的作于黄州定惠院,那位颇通文墨的“邻女”,白日入寺听僧人诵经还说得通,“每夕只在窗下听东坡读书”,就有些牵强了,试想,一个年轻女子,每天夜晚都要跑进寺院,立于东坡窗下,焉能不惧寺院里的和尚厮缠?

  据说东坡另一个弟子、后来也被贬官黄州的张耒,与我们前面提及的黄州秀才潘大临(邠老),对此事又有新的考证:

  东坡先生谪居黄州,作《卜算子》云:“阙月挂疏桐……寂寞沙洲冷。”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尝得其详。题诗以志之:“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在这里,那位黄州女子有了姓氏,也是姓王的。不过张耒所交待的苏轼吟诗地点,乃是“江边”,并非处于街市的定惠院。如此说来,这位“王氏”则是与这首词有关的第三个女子。

  有意思的是,《卜算子》词的末句原为“寂寞吴江冷”。吴江乃苏州地名,按此推测,东坡此词当写于吴中,若要非将此词与某位女子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前面提及的苏州阊门的歌妓,何尝不是东坡所怀念的佳人之一?

  宋人陈鹄《耆旧续闻》说他曾经见到东坡此词手迹,末句实为“寂寞沙洲冷”。即便如此,此词作于黄州定惠院的说法依然站不住脚,因为定惠院虽在黄州城南,却是一片“精舍”,苏轼在《黄州安国寺记》等诗文里有过详细记载,《五禽言》诗序里,专门描述寺院周围的环境:

  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

  生长“茂林修竹”和“蒲苇”的地方,不仅和“沙洲”相距甚远,与张耒诗中的“江边”更对不上号,倒是东坡后来移居的江边水驿临皋亭,与词中场景十分相类。东坡刚到黄州时,曾有《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一诗,开头几句是: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


拣尽寒枝不肯栖

Writing about web pag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0074810100jcr5.html

在苏东坡的故事里。少年女子对年迈才郎的爱慕,可看作狐狸精艳遇书生的现实版。她当然不是妖,只是个人间的待嫁少女,温柔纯情,小心怯弱。一心仰慕他的才华,他在她心中伟岸如山。在人前,日光下,她不敢轻易靠近,只敢夜夜潜身他窗下,听他朗朗吟诵诗文,触碰他被烛火投影在窗前的影子,揣测着他在屋内的一切举动。她知道他是贬谪之身,身边已有妻妾。可这不能阻止她的爱意。

她就是这样卑微的爱着,不为人知的爱着,不见天日的爱着,心里,不甘愿又甘愿。或许他会辗转得知,有这样一个女子对他生情,或许他不以为然,一笑置之。对一个成熟的男子而言,贸然接受一个年轻女子的感情是不妥当的事,他虽然豁达风流,却不是放荡纵情妄为的男子。

今夕何夕,良宴欢会,明日天涯,君已陌路。

果然他离去,一切还来不及开始,什么都没发生。她困于这恋意之中,被悲哀所煎熬,郁郁而终。等他回到此地,知道有一个妙龄女孩为他死去。叹息一场,为她写下一阕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她是旷野中最美丽的一缕幽魂。那张忧伤的脸,在光阴之外向他深情微笑,他的词消隐了她的身,留存了她的精魂,她如那故事里堪怜的妖精一样,怀抱宿世的深情而来,不问对错,值不值得。

词牌名《卜算子》,可是谁能卜算自己的命运,参透命里的玄机。知道在什么时候能遇上什么,会有怎样的遭遇。并非无情,亦非不懂,只是,除了这一阕词外,他别无他物可回赠。

用一生换一阕词,换他一声叹息。年轻的生命,未曾盛开已凋零。孰轻孰重?一定有人笑她痴傻,沉湎于自己酿制的幻觉里,轻易陷于孤绝的境地,将生命轻轻抛掷。然而并不恨,亦不觉遗憾。因为有些人,是值得这样用生命去珍重待之的。

即使是没有结果的爱,命中注定与你没有未来。是劫数也罢,庆幸他是懂得的,只是想象也了解她全部的坚忍和孤单,知道她拣尽寒枝不肯栖,此生只为一人去。

仍感激你,是你,让这爱重见了天日。


Search this blog

Tags

Galleries

Most recent comments

  • Nice blog http://pnck922.com by CarltonJep on this entry
  • hny by Jiao Liu on this entry
  • EXACTLY!! SPOT ON, MATE! by Trevor on this entry
  • PRECISELY!! SPOT ON THERE, PAL!! by Archibald on this entry
  • PRECISELY!!! by BOB on this entry

Blog archive

Loading…
RSS2.0 Atom
Not signed in
Sign in

Powered by BlogBuilder
© MMXX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