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2, 2007

词一样的纳兰

词一样的纳兰
为什么清淡如水的纳兰词如此隽永?为什么难言境界的纳兰词值得玩味?就像有时我们会疑惑,为什么单纯的人也会深刻?

叶嘉莹先生解释道:”纳兰却曾自以其天生所禀赋的一份纤柔善感的词心,无待于这些强烈的外加质素,而自我完成了一种凄婉而深蕴的意境。”

她曾将自己对纳兰词的解读分为三个阶段:”即浅为美””宜浅不宜深””即浅为深”。

历史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显得厚重,但并非不沉重。

纳兰词正是如此,”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纳兰是为了自己而词,人即为词心。

何谓”词心”?我心即词,词即我心。看看纳兰词一样的诗—
独拥余香冷不胜,残更数尽思腾腾。
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
—饮水诗·别意之三

单薄而纯粹的纳兰,单薄而纯粹的纳兰词。

抓不着的纳兰

什么是词?是曲子词吗?是长短句吗?是”诗余”吗?
不知道。

容若说:”喜欢诗词的人,十之八九大概是从词开始的”,我也是这样。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词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一种独特的句法,一种独特的抒情和叙事方式,甚至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诗与词本不是一种东西,而新诗与旧体诗词也存在着这样的差别,某些形式只能容纳某些情绪。

什么是诗?什么是词?

诗是盛世之飞扬、乱世之激烈,词是盛世之哀伤、乱世之悲苦。
诗人是贵族加天才,词人不过是准贵族而已。
诗是燃烧,词是消耗。
诗是火,词是水。
……
纳兰是一个纯粹的词人,当生命耗尽的时候,词便结束了。
纳兰的一生,就是纳兰词的一生。
三百年往事如烟,正如摘自刘以鬯《对倒》文中、出现在《花样年华》片尾的那段话:”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

水一样的纳兰,水一样的纳兰词,随着消逝了的岁月,被隔着一块不断擦拭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

一个”希望纳兰性德出生地—现宋庆龄故居和卫生部门口能立一块小铜牌,上写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出生地”的年轻人说:”我的经历苍白简单,需要梦想来丰富生活。”[10]

细腻和自然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尤其难能可贵。渴望游离着的所指,充满梦呓般的破碎的心灵在向词靠近。

唐代留给我们什么?诗学精神。
宋代留给我们什么?词学精神。


- No comments Not publicly viewable


Add a comment

You are not allowed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as it has restricted commenting permissions.

Search this blog

Tags

Galleries

Most recent comments

  • Nice blog http://pnck922.com by CarltonJep on this entry
  • hny by Jiao Liu on this entry
  • EXACTLY!! SPOT ON, MATE! by Trevor on this entry
  • PRECISELY!! SPOT ON THERE, PAL!! by Archibald on this entry
  • PRECISELY!!! by BOB on this entry

Blog archive

Loading…
Not signed in
Sign in

Powered by BlogBuilder
© MMXX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