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9, 2009

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不羁的浪人

(三) 免教生死作相思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的身世和生死之谜,更为他的情诗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

对仓央嘉措的卒年,成了一个永远的迷。从《仓央嘉措生平疏议》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因为其有据可寻,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权威和可信的。

“第一种说法是他死于青海,诸如《清圣祖实录》、《清史稿》、《隆多喇嘛全集》、《噶伦传》、《七世达赖 传》、《蒙藏佛教史》等所记,大同小异,均说他死于1706年,享年二十五或二十四岁。近西藏历史、宗教和文学研究者多依此说。

第二种说法是他死于五台山,《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载:“十三世达赖到山西五台山朝佛时,曾亲去参观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闭关静坐的寺庙。”牙含章同志据此认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送到内地后,清帝即将其软禁在五台山,后来即死在那里,较为确实。”年寿不详。

第三种说法是死于蒙古的阿拉善旗。此说见于《秘传》。《秘传》 载称:乾隆11年(1746年)阴历四月初八死于阿拉善旗朵买地区的一座蒙古营帐中。”

我最希望第三种说法是真实的。从百度资料上看,第三种说法貌似也被证实了。

“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仓央嘉措在内蒙阿拉善地区弘法利生,最后圆寂于此。腾格里沙漠中的承庆寺(六世达赖的圆寂地)、昭化寺(法体停放地)和贺兰山广宗寺(真身舍利存入处)就见证了六世达赖这一段生命历程。

六世达赖于乾隆十一年(1746)5月8日坐化,年64岁。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六世达赖弟子阿旺多尔济依照师父生前的意旨在贺兰山中修造广宗寺,寺内供奉着六世达赖灵塔(六世达赖肉身)。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为该寺赐名“广宗寺”,授予镌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寺名的乾隆御笔金匾。此匾的落款为“大清乾隆岁次闰八月十六日”,从此南寺有了这个正式名称。”

仓央嘉措虽然最后被“废黜”,但是他的“遁去”,反而能从政治的漩涡中脱离出来,能得到了自己向往的自由,行走在广阔天地之间。


- No comments Not publicly viewable


Add a comment

You are not allowed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as it has restricted commenting permissions.

Search this blog

Tags

Galleries

Most recent comments

  • Nice blog http://pnck922.com by CarltonJep on this entry
  • hny by Jiao Liu on this entry
  • EXACTLY!! SPOT ON, MATE! by Trevor on this entry
  • PRECISELY!! SPOT ON THERE, PAL!! by Archibald on this entry
  • PRECISELY!!! by BOB on this entry

Blog archive

Loading…
Not signed in
Sign in

Powered by BlogBuilder
© MMXXIV